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7的文章

[家醫][超仁]退化性關節炎怎治療

圖片
 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在長期受力下,關節軟骨退化磨損,可能形成骨刺、關節變形、 失去彈性,而產生關節疼痛、僵硬、以致於影響活動功能。30歲以上大約1%可見到關節軟骨退化,40歲以上是 10%,50 歲以上是40%,60歲以上則 為 50%,70歲以上老人更有 70%以上罹患指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 者較多於男性。   致 病 原 因  (一)外傷 :膝關節損傷、骨折、韌帶損傷都會加速退化。 (二)關節受力不平衡 :姿勢不良引起肌肉柔軟度變差,或是肌肉力量下降而造成關節磨損。 (三)勞力工作 : 長期負重過重、或工作姿勢經常要走、站、及搬重物者。   臨 床症 狀  (一)關節疼痛或腫脹,尤其是過度活動時或上下樓梯、從久坐站起來時 會更痛。 (二)早上起來時會覺得關節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或僵硬感會減少,晚上時疼痛會加重。 (三) 膝關節活動時可能會出現響聲。 (四)膝關節可能有關節變形及攣縮的情形,如:O 型腿、關節無法伸直。 (五) 因疼痛關係造成大腿肌肉萎縮。 (六)X光檢查:骨關節炎的特徵包括關節面狹窄、變形、骨刺形成、 軟骨下方硬化及 退化性囊腫形成   分 期 及 症 狀  第一期 :幾乎正常。 第二期 :關節間隙變窄,無明顯骨刺。上下樓梯或上下斜坡時感到疼痛,尤其是下樓梯。 第三期 :關節間隙明顯變窄,有明顯骨刺。不能深蹲,蹲低時痛楚增加。下樓梯時,通常患者都不得不扶著欄杆或側身慢慢向下行。 第四期 :關節間隙消失(軟骨幾乎被磨光)。久坐後站起身準備離開之際,受傷的膝關節便會感到劇痛,但慢慢走一段路後,痛楚便慢慢減退。 第五期 :嚴重變形,外側韌帶鬆弛(膝內翻,O型腿)。膝關節已有變形和腫脹,當雙腳合攏站時,患者會發覺兩雙膝關節之間的空間增加,即是所謂的'O'型腳,而且已退化的膝關節亦會較腫大。 保護膝關節,就必須:減少磨損、加強修復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    作息調整(減少關節磨損) 1. 減 重 : 用雙腳走路是每個具有活動力的人都要做的事情,適當的減重,能夠有效減少膝蓋負擔,如果減少5公斤的體重,走1000步的話,就可以減少5000公斤的負擔,日積月累下來,對關節的保護作用不容小覷。 2. 避免過度負荷 : 避免上下樓梯、過度跑跳、蹲、跪、爬山等負重運動。研究指出,平躺時關節沒有負荷,行走時關節負荷為體重的1-

[家醫][超仁]肝病疾病易有的皮膚症狀

圖片
在現代社會的複雜經濟結構,人們每天只顧忙碌地工作,有如機械的齒輪般不停地運轉。因此之故,一般人對健康較為疏忽,得了肝病也往往無法自覺,甚至很晚才發現。通常,肝臟得病時,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症狀顯出,因為,肝臟和體內的所有器官有密切關係,一旦得病,反而看不出特別的徵候。也就是說,肝臟的疾病,若不是相當的嚴重,往往它的症狀沒有特殊的徵兆。  為什麼肝臟生病都很難察覺? 這是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發病的時候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是肝臟出問題的時候還是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比如在皮膚、腹部、消化道等地方都會有一些表現。以下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你可能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肝臟了。 1.  肝 掌  肝硬化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就是肝掌,一般會有斑塊或斑點出現在雙手手掌兩旁大、小魚際處,將它輕輕按壓後會出現蒼白色,將手一放後又會出現紅色。 肝硬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雌激素的正常代謝,所以雌激素會慢慢在體內積累,刺激毛細血管充血和擴張,這就是肝掌形成的原因。  2. 蜘蛛痣  蜘蛛痣是指人的皮膚會出現一個小紅點,在它的附近會有放射狀的細小血絲出現。輕輕按一下紅點時血絲就消失不見,當解除壓迫的時候血絲又會立刻出現,因為它的形狀跟蜘蛛一樣被稱為「蜘蛛痣」。 蜘蛛痣其實屬於一種血管瘤,可出現在面部、手部、脖子,這些症狀通常會發生在酒精肝、肝硬化、慢性肝炎的患者。這是因為肝臟病變會讓血管擴張物跟血管收縮物的作用失衡,引起血管擴張物水平升高,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而出現蜘蛛痣。 肝掌和蜘蛛痣等皮膚變化經常跟肝功能狀態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出現並不代表肝病的出現,比如說妊娠中的甲狀腺毒症患者、婦女以及正常兒童也會出現蜘蛛痣,發現這些皮膚症狀時,還需到醫院做系統的檢查。  3.  皮 疹  感染病毒性肝炎後,部分人會出現皮疹。常見的有紅斑、斑丘疹等,這些症狀往往在黃疸或者其他症狀出現前1~6周出現。  4.  蕁麻疹  感染病毒性肝炎後,有些人會出現蕁麻疹,而卻會反覆發生,嚴重的患者,可伴有高熱、腹痛等全身症狀。這種尋麻症與一般的「風疙瘩」不同,該症狀維持時間較長,不容易消退。  5 . 指 甲  肝炎病人指甲甲床變得渾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甲白」,指甲瀰漫性發白,有時僅僅在指甲的前段小部分還殘留有粉紅色。  6 . 毛髮改變  有些患有肝炎的病人頭髮變細,對於男性來說鬍子、腋毛和陰毛,會有所減少。這與病人

[醫美][超仁] 飛針治療

圖片
 飛  針 治  療  面對毛孔粗大與凹洞痘疤的問題,以往是運用傳統雷射磨皮來處理,但因東方人體質關係,較容易發生數後反黑與紅腫情形;也有的人使用淨膚雷射,但只能改善很淺的凹疤表面。後續出現飛梭雷射,可是飛梭雷射的術後熱效應大且修復期長,怕別人看出紅腫不好意思。另有傳統微針滾輪,於滾筒上鑲上一百多根針來回滾動,但是產生拉扯力道大,一般反應術後傷口較大,紅腫期長,而且治療局部或是立體部位時,微針滾輪較無法平均施力。  飛針治療應用原理  飛針治療利用高速運轉馬達,驅動直徑 0.2mm 的微針,透過物理性穿刺方法以細針直接進行微創破壞,作用範圍可深達皮膚的皮下組織,直接刺激真皮層啟動自我修護機制,同時喚醒纖維母細胞,刺激更深層的膠原蛋白增生,皮膚細嫩度明顯的改善,亦能撫平皮膚的凹瑕疵。  飛針三大功效    微 創 修 復 藉由深度微創之微滲血,造成血小板釋放出「修復皮膚組織的皮膚生長因子」,讓肌膚修補新生。   深層刺激真皮層 新生膠原蛋白彈力蛋白:飛針療法利用微創方法刺激骨膠原,從而喚醒及提升肌膚的再生功能,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增生。   創造養份通道 增加有效成分之吸收率與吸收深度:表皮皮下通透後,輔以保養精華液吸收, 皮膚滲透吸收率可增加 40%,滲透深度達真皮層(皮下2.5mm)。可加強保養品之淡斑美白、修補細紋、飽水緊緻等成效  飛針治療適應症    代謝色素瑕疵 、 細緻毛孔、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恢復緊緻     淡化紋路    : 臉部細紋、肥胖紋、妊娠紋等   修整疤痕     :凹洞、痘疤或其他不平整的疤痕等謝色素瑕疵 細緻毛孔 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恢  飛針治療優勢  個人專屬拋棄式針頭,乾淨衛生。 針頭直徑小(0.2mm),且少針數讓治療時痛感降低。 飛針治療密度高,治療深度最深,可以有效治療深度凹疤,亦可操作如鼻、眼部位周圍更細緻部位。   全臉皆可進行飛針治療,更無一般光療可能引起的過敏現象。搭配光療、深淺皮膚組織同時更新,效果更佳。 飛針治療採垂直穿刺動作,復原期最快,比"汽化式飛梭"復原期短(只要1~2天)。 利用傷口的自然癒合能力(血小板釋出生長因子),不會令皮膚變硬或引致其他皮膚細胞的變化,幾乎沒有副作用。 飛針刺激真皮層,通過皮膚的自癒能力, 可促進膠原蛋白增生,可使皮膚表皮層的厚度增生約8%。        

[醫美][超仁]中胚層注射(Mesotherapy)

  中胚層注射(Mesotherapy)  是否常覺得 已經很勤做保養了,卻對自己皮膚改善不大?號稱保濕強大的保養品,卻一下其就揮發掉了!事實是,剛使用後的產品絕大部分都還是停留在角質層上!真正能被皮膚吸收的成份,只有5%~7%。而醫學美容科技的發明,填補了保養這塊的不足。 醫學美容新觀念利用中胚層注射治療(Mesotherapy)改善真皮層缺少水分的問題,增强皮膚彈力,改善細小皺紋,提亮膚色,短時間之內,能讓你擁有光滑透亮的極潤肌膚。   為什麼選在中胚層  人體的組織是由內、中、外三個胚層所衍生而來,因中胚層包含有脂肪、膠原蛋白組織等組織,針對不同部位的組織注射不同作用的物質,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效果,譬如促進身體脂肪組織的分解代謝、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或臉部保濕因子的增加,甚至注射一些改善皮膚狀況的物質在臉部,不僅有緊膚、美白的效果,還能達到微拉皮的功效,可以說是一項多功能的「臉部魔法回春術」。   療 程 原 理  中胚層注射是由特殊的真空負壓將皮膚表面吸起,並透過多針式極細針頭注射儀器在皮膚真皮層注入人體因衰老而流失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修復因子、或營養成份等,使皮膚內吸收並儲藏本身重量的數百倍的水分,幫助皮膚額外補水及保濕,經皮膚吸收後能重回緊緻平滑,富有彈性的肌膚­,對於細紋、暗沈、毛孔粗大的肌膚改善亦明顯,就如同24小時都敷著一張隱形面膜。 其實所謂的中胚層療法,並不是一種新的高科技治療方法,醫學美容界的成功運用,使中胚層療法成為近兩年來最受囑目的治療方法 。 中胚層療法的理論基礎其實相當簡單, 『如何將藥物正確的送到作用部位? 』 對皮膚而言,我們希望藥物都能夠到達真皮或皮下脂肪-所謂的中胚層,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注射,將藥物直接注射到欲產生作用的皮膚真皮或皮下脂肪,就是中胚層療 法。與傳統治療法相比較,中胚層療法是一種較不具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因此產生的副作用也較少,不過還是有局部腫脹、血腫、或對注射藥物過敏等等副作用的可能,因此中胚層療法還是需要謹慎的評估與正確的治療,才可以達到安全的治療效果。   中胚層療法的應用範圍  中胚層療法的適應症越來越廣,目前最被認可的治療項目包治療眼袋、雙下巴、皺紋、豐頰、豐唇、隆鼻、局部塑身溶脂、改善橘皮蜂窩組織、禿頭、改善疤痕、治療局部多汗症等。也有許多醫師結合中胚層療法與其他治療技術,發展出更新的治療術式

[皮膚][超仁] 甲癬(灰指甲)

圖片
 什麼是甲癬(灰指甲)  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是指指甲因為被黴菌寄生,黴菌以指甲為營養,造成指甲變灰、變黃、變厚的情形。嚴格說來,甲癬是指「皮癬菌」感染指甲,而念珠菌以及環境中腐生黴菌侵犯指甲,只能稱為甲癬菌症。 指甲是人體皮膚表皮的一部份,它分為甲床、甲板及甲基質,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護指頭末端。灰指甲是指甲或趾甲受黴菌感染,而引起的指甲變色、變形、增厚、脫屑、粗糙易碎、指甲分離等 現象。灰指甲的學名為甲癬,是最常見的指甲病變。 根據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白色淺表型 :致病真菌從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現為甲板淺層有點狀或不規則片狀白色渾濁,甲板表面失去光澤或稍有凹凸不平。 (2)遠端側位甲下型 :多由手足癬蔓延而來。真菌從一側甲邊緣侵犯甲的遠端前緣及側緣並使之增厚、灰黃渾濁,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損。 (3)近端甲下型 :多通過甲小皮而進入甲板及甲床。表現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損。 (4)全甲毀損型 :是各型甲真菌病發展的最終結果。整個甲板被破壞,呈灰黃、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脫落,甲床表面殘留粗糙角化物堆積,甲床亦可增厚、脫屑。 一般而言,指甲的色澤該是透明、帶點粉紅色,但罹患灰指甲者,因為指甲遭到黴菌感染,因此色澤易變得偏黃、灰、咖啡、甚至是綠色,且看起來是濁濁的,還容易碎裂、掉屑,甲板變厚,嚴重者指甲還會變形、粗糙或與甲床分離。  灰指甲症狀表現  1. 甲板渾濁不透明 2. 甲下角物質堆積 3. 甲下角質堆積導致甲板凹凸不平 4. 增厚的角質脫落,導致甲板與甲床分離 5. 被真菌感染後,甲板變薄、縮小 6. 甲呈白色、黃色、灰色、褐色、甚至黑色 7. 病甲生長過長,並向掌跖側彎曲 8. 甲板被完全破壞,只有少量殘留在甲床上 9. 角質物脫落,甲板只有根部與甲床相連 10. 甲溝炎:病甲根部和甲溝潮紅、腫脹,通常由念珠菌感染所致。  治 療 方 法  目前對於灰指甲,治療的方法有:口服和外用的抗黴菌藥。單隻的灰指甲也可以考慮以手術拔除。口服抗黴菌藥(如:itraconazole, terbinafine),治療足部的灰指甲,需口服12週的時間,治療手部灰指甲,則需6週的療程。但口服抗黴菌藥由肝臟代謝,所以服藥期間建議定期追蹤肝指數。  灰指甲日常注意事項  1. 平日穿著透氣、吸汗性佳的棉襪,每天

[皮膚][超仁] 乾癬症狀與治療

圖片
 什麼叫做乾癬? 乾癬,又叫牛皮癬,是一種反覆發作,很特殊的皮膚病。有些人生來就有,也有些人到了70歲才出現病徵,但大多數的患者都在20歲和30歲間發病。大部份的乾癬,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軀幹和會陰部等部位,稱做尋常性乾癬,外觀上可看到一 個個、大小不一、境界顯明的紅色斑塊,有時融合而成一大片,上面覆蓋著銀白色的鱗屑,如果用力搔抓,就會出現點狀的出血,稱為Auspitzs現象,就是乾癬的特徵。  乾癬為自體免疫疾病  無傳染性  乾癬由於外觀圓圓的,覆有鱗屑,很像一般癬的特徵,所以許多人都誤把它當做是癬的一種,亂擦治癬藥膏,徒勞無益。其實乾癬和癬完全不同,一般的癬是指黴菌感染,大都會癢,病灶周圍有活動性的鱗屑和水泡等。刮片檢查和培養可以找到致病的黴菌。 乾癬則不同,它的病灶乾乾的,並不太癢,做檢查也找不到任何的黴菌。 雖然乾癬也稱「癬」,卻跟一般灰指甲黴菌感染的癬不同,乾癬並非細菌或黴菌感染,而遇到朋友罹患乾癬,不要害怕, 「乾癬只會遺傳,不會傳染。」父母有一人罹患,子女罹患率10%;父母兩人罹患,子女罹病率高達50%。 一般好發年齡在20歲到30歲之間及50歲到60歲以上,環境也會造成疾病惡化。另外,雖然乾癬不會傳染,卻容易復發,患者即使擦藥、吃藥,也不見得能完全斷根。  皮膚乾癬可分為5種類型  1. 斑塊型乾癬(最常見的類型,八成以上病人是以此類型表現) 2. 點狀乾癬 3. 膿皰型乾癬 4. 手掌腳掌膿皰型乾癬 5. 乾癬紅皮症 其中以斑塊型乾癬最為常見,特徵是界限分明的紅色凸起斑塊上有銀白色的厚屑。好發部位包括頭皮、耳後耳內、背部、手肘、膝蓋、小腿等部位。不過任何皮膚部位都有可能長出乾癬,有些部位長出的病灶不容易讓病患聯想到與乾癬有關, 另外,指甲也是乾癬好發的部位(指甲乾癬-Nail Psoriasis or psoriatic onychodystrophy),上面每一種類型的乾癬都有可能會有指甲乾癬合併表現。可能的指甲乾癬表現包括:凹陷、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增厚、油滴狀病灶出現。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皮膚乾癬,100%絕對不會傳染給其它人。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乾癬惡化  癬雖是一種遺傳疾病,但後天的因素也很重要,外界會惡化乾癬的因素,有五大類: (1)  感染:包括細菌及病毒(如感冒、扁桃腺炎、愛滋病) (2) 外傷:瘀血、割傷、凍傷、燙傷、曬傷、

[家醫][超仁]幫助睡眠的飲食

圖片
睡不好真痛苦,想要一夜好眠,除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吃到對的食物、避免錯誤的飲食習慣,就會有幫助。 睡眠是人體的重要修復機制,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造成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情緒焦躁、易怒,甚至會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憂鬱症等。當睡眠失調導致身心不適時,應諮詢專業醫師,找出原因、及早處理,而不是自行購買藥物服用,造成更大的傷害。  助 眠 食 物  1.香 蕉 : 香蕉富含鎂與色胺酸,體內鎂不足時,易引發焦慮影響睡眠,富含鎂的食物包括香蕉、芝麻、堅果、深色蔬菜、葡萄乾等。色胺酸是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進入大腦後,會轉化成與調節睡眠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張力素,使人感到飽足、放鬆,進而誘發睡眠。 2. 蜂 蜜 : 蜂蜜營養豐富,含有葡萄糖和果糖70%左右,還含有蛋白質、無機鹽、有機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鎂、鉀、磷等物質,蜂蜜中含有許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B群,具有安定神經、幫助消除肌肉疲勞的效果。 3. 杏 仁 : 杏仁含有色氨酸與鎂,礦物質鎂有利於深度睡眠;至於色胺酸的胺基酸對人體有兩大效果,一是穩定神經,另一便是促進血清素及褪黑激素分泌,幫助睡眠。 4. 燕 麥 :燕麥中的穀物觸發胰島素產生,並自然提高血糖。燕麥還富含褪黑激素。 5. 火雞 : 火雞肉也是富含色胺酸的食物,睡前切個一兩片火雞肉薄片,能 夠 使人放鬆、減緩神經活動而引發睡意。但要注意的是,火雞肉仍屬於高蛋白的食物,比較不容易消化,千萬別因為太可口而一次吃太多啊! 6. 牛奶 :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一種是色氨酸,另一種就是對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的肽類,可以和中樞神經結合,發揮類似鴉片的麻醉、鎮痛作用,讓人感到全身舒適,臨睡前喝上一杯牛奶,可催人熟睡。 不建議在睡覺前食用以下5種食物,否則會影響睡眠。  容易失眠食物  1. 酒 精 :睡前喝酒,會使人感到昏昏欲睡,然而喝更多的酒精會阻止進入更深的睡眠階段,並可能導致第2天發生頭暈。 2. 辛辣食物 :辣的食物會讓人消化不良,據推測,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辣椒素,可能通過體溫變化影響睡眠。 3. 脂肪食品 :油脂食物會導致你的胃進入過度消化狀態,在胃中產生酸,可能溢出到食道,造成睡眠中斷胃灼熱。所以,睡前不建議食用包括漢堡、冰淇淋等食物。 4. 咖 啡 :咖啡含有咖啡因,屬於興奮劑,半衰期為5小時,意味著即使10小時後,仍有25%的咖啡因仍在消化系統中。

[家醫][超仁]幫助睡眠的營養素

圖片
現代人容易失眠,長期下來不僅記憶力衰退,身體也容易生病,造成失眠有許多因素,像是工作或生活壓力大、重度使用3C產品、運動量不足、咖啡因攝取過多,以及維生素B群攝取不夠、體內礦物質鈣鎂不平衡等,都可能讓人晚上睡不著覺,有些人會選擇使用安眠藥改善,失眠患者應先了解自己為什麼失眠,再進行治療,不應該過度依賴安眠藥。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外食、吃飯不定時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進而影響睡眠。想要一覺安穩到天亮,必須適當攝取六大類食物 而有睡不好、失眠等問題時,以下營養素則有助眠、熟睡的效果  幫助睡眠的營養素  1. 色 胺 酸 色胺酸是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進入大腦後,會轉化成與調節睡眠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張力素,使人感到飽足、放鬆,進而誘發睡眠。色胺酸也能刺激腦部分泌神經荷爾蒙褪黑激素,幫助控制睡眠與清醒週期。色胺酸不足時,可能導致多夢而無法熟睡。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全麥製品、大豆製品、香蕉、牛奶、優酪乳、小米、腰果、核桃、葵瓜子、芝麻、南瓜子、開心果等,動物性的來源則為肉類、鱈魚、鮭魚等。色胺酸最好搭配碳水化合物如全穀類一起吃,因為醣類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讓更多色胺酸進入腦中合成血清張力素。 2.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2、B6、B12、葉酸及菸鹼酸,都被認為和幫助睡眠有關。 維生素B12有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的功能 。慢性失眠患者服用維生素B12數天後,多數人的睡眠情況都獲得改善,一旦停止服用,失眠的問題又回來了。維生素B12能使難以入眠及常在半夜醒來的人,改善睡眠情況。 維生素B6可以幫助製造血清素 ,而且它和維生素B1、B2一起作用,讓色胺酸轉換為菸鹼酸。人體中如果缺乏菸鹼酸,常會焦慮、易怒,進一步讓人睡不好。 醫學上,菸鹼酸(維生素B3)常被用來改善因憂鬱症而引起的失眠,菸鹼酸能延長快速動眼期的時間,減少失眠症患者在夜間醒來的次數。 維生素B群豐富的食物,包括酵母、全麥製品、花生、胡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牛奶、肝臟、牛肉、豬肉、蛋類等。 3.  鈣、鎂、鐵 鈣能放鬆肌肉、安神,並幫助合成色胺酸。牛奶同時含有鈣質和色胺酸,是最佳的助眠食物,睡前喝杯溫牛奶,添加少許蜂蜜或燕麥片、芝麻粉,是很好的天然助眠劑。香蕉牛奶也很適合睡不好的人飲用。對牛奶耐受性不佳的人,可以小魚乾、深綠色蔬菜、板豆腐、海帶補充鈣質。鎂不足時,易引發焦慮影響睡眠,富

[家醫][超仁]代謝症候群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目前仍只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的總稱,而非是一個疾病。國 民健康局針對國人訂定的診斷標準是以下 5 項因子中,若包含 3 項或以上者 就屬代謝症候群。 (1)腹部肥胖: (腰 圍:男性≧90cm、女性≧80cm) 。 (2)高血壓: 收縮血壓(SBP)≧130mmHg / 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 : 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 (HDL-C):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 (TG) ≧150mg/dl  造成代謝症候群的原因  主要原因與現代人生活、飲食型態的改變及體能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者日漸增多。腰圍過大之腹部肥胖,代表著內臟脂肪堆積過多。 內臟脂肪較皮下脂肪活躍,且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在心血管疾病之影響更有關係。內臟脂肪的活性大,會釋放出游離脂肪酸,產生胰島素阻抗作用,引起代謝異常,進而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聚集。  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素   1.  年 齡   :研究證實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2.  遺傳因子  :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者、肥胖、心血管疾病史 。  3.  不良的生活型態  飲食型態 :長期食用低纖維、高糖、高油、高鹽飲食習慣的人 運動習慣 :體能活動量少的人,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率是常活動者的 1.7到 2倍 吸菸習慣 :長期吸菸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1.5倍。 吸菸量愈大危險性愈大,且戒菸需一年以上才能降低其危險性 喝酒習慣 :長期過度飲酒,易造成腹部肥胖。 嚼檳榔 :研究顯示嚼檳榔會增加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每天嚼檳榔1~10顆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率是不嚼檳榔者的1.7倍。 每天嚼檳榔超過10顆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率高達2.4倍。 嚼檳榔習慣超過10年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率是不嚼檳榔的1.6倍。  4. 心理壓力   :壓力導致內分泌失調,增加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什麼是胰島素阻抗? 當細胞或組織對胰島素產生對抗,使得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胰島素在週邊組織或細胞無法發揮作用,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此時胰臟會代償性的產生更多胰島素來幫助血糖降低,造成高胰島素血症,進而發生第2型糖尿病及血壓升高、血脂異常等情